来源时间为:2024-09-24
(
现代物流优势产业稳固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立足产业优势,2023年10月,《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圳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的意见》出台,锚定城市物流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行业持续创新走在前列。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统计,1-7月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为1663.81亿元,同比增长7.90。同期,全市物流业平均景气指数51.80,同比提升8.29个百分点。物流企业在深集群成势,8万余家物流企业,4000余家供应链企业,其中1家世界500强、3家全国物流50强、5家独角兽、13家上市
作为全球湾区核心枢纽港,深圳港日夜高效运转,尽显城市物流脉动。今年前8月,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85.6万标箱,同比增长14.4;新增开通6条组合港航线,新增挂牌运营4个内陆港,组合港航线和挂牌内陆港累计分别增至43条和19个。组合港航线和内陆港有效拓展了深圳港的腹地范围,将港口功能送到工厂“家门口”,持续推动物流提效。统计显示,1-8月,深圳港通过组合港模式和内陆港模式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了27.12万标箱和12.54万标箱,同比增长37.1和11.23。
深圳
“四型”兼备枢纽能级提升
2019年至2023年间,深圳连续成功获批建设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首个“四型”兼备的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为赋能物流产业发展,深圳积极推动一批现代化物流产业发展载体投建投产,产业发展后劲持续蓄积,枢纽能级稳步提升。
作为深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部分,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的建设如火如荼。这个占地1350亩的“巨无霸”分两期建设,总投资金额超百亿元。其中,一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建成运营;项目二期智慧化物流综合体预计也将在2025年底揭开面纱。项目规划了可满足现代商贸流通需求的高标仓、集运分拨、城市配送、跨境电商、冷库、智慧仓等复合业态,并将依托铁路班列,打造运贸配一体的流通基地,形成“公、铁、海”多式联运中心。
今年7月,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完成全部钢管桩沉桩作业,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工程将新建3个20万吨级全自动化集装箱泊位,设计年吞吐量300万标箱。同月底,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南段)设计中标结果公示,总占地面积52.5万平方米的大铲湾二期项目建成后,深圳港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再扩容200万标箱。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二期工程加紧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小漠港一期2个5万吨多用途泊位升级为2个7万吨汽车滚装泊位,具备2艘9200CEU汽车滚装船同时靠泊装卸的能力,设计年吞吐量70万CEU。这将为深圳港打造成为华南汽车外贸滚装主枢纽港注入强劲动力。
空港方面,2023年底,深圳机场东区国际转运一号货站、机场南货运区货代一号库、机场南区新
向新求变行业释放新动能
从车轮滚滚,到奔向云端,
在这里,包裹频频从天而降,低空物流成为低空经济发展主引擎。无人机已经在医疗资源运输、珠宝运输、跨城急送、即时零售、生鲜配送等多个场景中得到应用,描绘出未来物流新蓝图。据统计,1-8月,深圳低空无人机载货飞行累计达到35万架次,直升机载人飞行超过1.5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领先;已建成使用低空物流运输类起降点131个,开通无人机载货航线212条。
更多无人车漫步街头,成为城配新的生力军。2月,美团在深圳龙华启动首个自动配送车公开道路测试试点,龙华居民率先用上了美团自动配送车提供的30分钟生鲜食杂送达服务。6月,电商大促期间,顺丰19台无人车在坪山街道大显身手,平峰期每天处理4000票,高峰期可达6000票,相当于减少了9个人力、9辆面包车的投入。
人工智能、数字技术迸发,成为物流向新发展的关键力量。深圳机场发挥货运数字化示范作用,上线运行跨境电商锂电池备案管理系统,与希音、拼多多、八达通等跨境电商平台实现数据对接,支撑带电货物常态化运输;“货运一个码”、智慧货运安检体系等4个项目入选
登高当望远。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以现代物流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物流推动商贸降本增效,以畅通物流促进民生消费升级,着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现代物流体系。
据透露,未来深圳还将发展多种物流服务新业态、拓展物流空间新模式。包括大力发展“高铁 物流”,鼓励物流企业利用高铁空闲时刻运力资源,开通深圳至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铁路高速货运线路;开展“地铁 物流”,充分发挥地铁闲时时刻资源,推广形成“一网多用”的地铁多式联运网络体系。试点“公交 物流”,充分盘活公交场站资源,探索利用符合条件的公交场站布局物流配送设施。探索低空“空地联运”,研究地铁11、14号线与无人机接力运输方案,打造“低空 轨道”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