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5-07-07
原标题: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关于携带充电宝新规的两方面解读和有关倡议
来源:山东省消费者协会
原标题: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关于携带充电宝新规的两方面解读和有关倡议
来源:山东省消费者协会
·闪电新闻7月7日讯近日,中国
解读一:新规出台是对安全风险的必然应对
新规定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是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今年以来中国民航已发生15起旅客充电宝起火冒烟的事件,给
更深层原因在于充电宝使用的锂电池特性。在高空飞行时,气压的变化、行李的挤压碰撞,都容易导致充电宝内部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等问题。若充电宝内部线路故障导致短路,温度在15秒内即可飙升至400℃,常见的灭火器很难有效扑灭。
此外,充电宝本身的质量问题也不容乐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近的抽查结果显示,将近一半(43.6)的移动电源质量不合格。部分产品使用劣质电解液、缺乏过充保护,带上飞机无异成为一个潜在的“飞行炸弹”。新规正是民航局对飞行零风险的保护,也符合
解读二:新规落地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惑与挑战
尽管保障飞行安全的初衷无可厚非,但新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惑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合规旧产品遭遇“一刀切”。新规出台前,对于2024年8月以前生产的充电宝,国家并没有强制要求在产品上印制3C标识。这些产品本身可能符合当时标准,但现在一律被禁止携带上飞机。消费者不得不承担额外更换的成本,从而对政策合理性产生困惑。
二是部分企业以“假冒认证”引发误导。目前,部分网络平台售卖充电宝专用的3C认证贴纸,几元即可购得上千张,商家声称充电宝贴上贴纸就能顺利上机。但实际情况是,机场安检人员只认充电宝本体上的清晰标识,一旦被识破,仍面临充电宝被收缴的局面。此类投机行为加剧了市场混乱,使消费者更难分辨真伪。
三是召回处理渠道不畅。有消费者在与商家沟通后,得到可以把原充电宝寄回,换取带有3C标识的新充电宝的答复。但在寄回时,发现
三、有关倡议:请多方合力,共筑安全便捷出行路
1.请广大消费者主动配合安检,提高风险意识。一是选购擦亮眼,认准真标识。购买新充电宝时,优先选择2024年8月后生产的、强制要求有3C认证的充电宝,可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的“证书查询”栏目,输入产品名称等信息进行查询,核实该产品的认证状态是否真实有效。优先通过品牌官方店、大型电商自营平台、大型连锁电器卖场等销售渠道,选择信誉良好、口碑较好的合规品牌购买。
二是出行早准备,查询免麻烦。出发前,仔细阅读民航局6月26日发布的新规及原《关于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的公告》,特别留意携带的充电宝是否在2024年8月之前生产、是否有本体3C标识。也可以提前联系当地机场客服热线,了解是否有临时性的管控或携带要求。出行时,将充电宝放入随身行李,不要
三是被拦莫慌张,善用暂存点。如果在安检时因充电宝无标识被拦下,不必过于焦虑,可以向机场工作人员咨询是否有充电宝临时寄存服务。目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主要枢纽均已推出此项服务,为许多消费者解决了充电宝携带问题。
四是仔细读规定,了解例外项。新规仅针对充电宝,而相机备用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等电池目前并未被新规纳入管理范围,容量在安全范围内即可携带。目前,新规仅适用于境内航班,
2.请生产企业主动承担责任,严把质量关卡。对于过去生产的、质量本身合格但缺少标识的旧款充电宝,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比如为消费者提供合理的换新或折扣方案、与
3.请机场管理方优化服务流程,加强现场引导。加强对新规的宣传,提前通过短信等方式对消费者进行政策告知;在安检口前设置专门检查点,提前帮助消费者识别问题充电宝,做好分流引导,减少安检口的拥堵和消费者的焦虑;对于收缴的充电宝,提供暂存服务并做好详细登记。
4.请相关职能部门强化监管协作,完善政策配套。制定完善充电宝专项行业标准,为生产、检测和监管提供更严格的依据;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生产、销售假冒3C标识贴纸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明确各环节责任链条。
安全是飞行的起点,但政策的执行过程同样需要体现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和关怀的温度。这道关乎安全与便利、责任与公平的考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思考,携手解答。生产企业压实质量责任,机场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职能部门织密监管网络,消费者提升安全意识主动配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飞行安全”与“旅途顺心”的共赢。
来源:山东省消费者协会编辑:刘晓琳责编:张晶主编: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