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鄂州花湖国际
作为世界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中国唯一的专业
6时20分,拂晓的薄雾中透出一丝温热的气息,随着马尼拉—鄂州的I98804航班进港抵达,“兄弟们,打起精神啊,今天还要保障的航班不少,都注意安全、装卸机要格外小心!”
“党员就是冲在‘前线’,我还是一个退伍老兵,公司开辟新的战场,哪能没有我啊!哈哈。”宋正强打趣地说到。宋正强,今年五十有三,在2019年受公司委派赴襄阳成立襄阳分公司,疫情期间,他曾数十天吃住在襄阳机场保障医护人员和防疫物资安全到港。如今,又被公司选派至鄂州带领专班开辟新战场。多年来,宋正强的家人们都知道保障国际全货机的很多业务环节都是在深夜进行,担心他身体会吃不消,但宋正强总是笑呵呵地跟家里人保证,“当了这么多年兵,我这身体还“年轻”着呢,再让我多发光发热几年,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到了花湖机场等于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专班成员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刚开始还都比较顺利。但是,随着航班量的逐渐增加、任务保障压力加剧以及异地工作导致的家庭问题等让专班成员紧张焦虑的状态逐渐显现。这些问题,宋正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长此以往不仅工作难以继续,大家也会逐渐产生退缩的想法。为此,宋正强决定拉着大家一起坐下来好好聊一聊,“兄弟们,我知道刚到新的地方,大家多少放不下家里,也要克服重重压力,但是我今天和大家保证,我会和兄弟们一起冲在第一线。”宋正强拍着胸脯说到。
2024年春节,为了和专班成员们共同站在保障一线,宋正强临时决定春节期间就驻守在花湖机场,妻子和孩子也理解他的决定,默默的从武汉赶到鄂州,一家人就这样在异地度过了这个新年。航班量多、货量大的时候,错过饭点也是常有的事,宋正强为了大家的体力有保证,他四处奔波采购干粮,“工作再多再忙,那也要吃饱饭,饭吃不好哪来的力气呢?”说着便将刚买回来的干粮分给刚结束保障任务的同事们。
(本文图片均由
“6月18日花湖机场
同时,作为专业货运枢纽,花湖机场的运输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夜间,对货物处理、物流效率上要求更高,工作节奏也更为紧张。他时刻在警醒自己,在新的环境、新的工作节奏里更不能出差错。每趟航班保障过程中,他都要反复核对单据,他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装卸员装机的每一个环节。“干了这么多年,我也算是这行的‘老师傅’了,哪想到到了花湖机场来,我比新手还要紧张。”罗维俊笑着说道。
傍晚时分,清风轻拂,引领着乌云缓缓离去,突降的大雨带走了连续多日的燥热与沉闷。在这机坪之上,特车驾驶员魏凯驾驶着他那略显晃动的“敞篷座驾”,迎接着这久违的丝丝凉意。由于天气突变,雨水开始肆意地打湿机坪,机坪、车辆都不同程度的被淋湿而导致表面湿滑,这使得货物的装卸变得更加困难。拥有十几年丰富特车驾驶经验的魏凯,在雨天驾驶特车也更加谨慎,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碰撞飞机等不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魏凯需要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全神贯注地操纵着平台车对接舱门,每一次打方向和刹车都要恰到好处,要精准无误地将车辆停靠在距离机舱的安全距离内。随后,他通过操作台上的按钮,娴熟地完成了一系列货物的移位、升降和装卸操作,这一气呵成的功夫,是魏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反复操作所练就的精进技艺。他是专班中所有特车驾驶员的缩影,他用自己专业和冷静证明
在这片辽阔的天际下,在天河与花湖之间,国际全货机的每一次起落,不仅承载着货物的跨越,更是梦想与希望的翱翔。在这趟非凡旅程中的机坪保障战斗员,化身为保障供应链畅通无阻的隐形守护者。每一次精准而高效的装卸,都是对专业精神的极致诠释,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对职责的坚守与荣耀。在这全球物流的脉动中,默默奉献的他们不仅是货物的搬运者,更是时间的驾驭者,属于他们的故事未完待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