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12-03
12月3日(周二)上午,交通运输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主持发布会,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绣春,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李振江,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二级巡视员李永松共同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鹏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交通运输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将重点向大家介绍交通运输部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方面制定的一系列实施措施。我是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今天我们还邀请了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绣春女士,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李振江先生,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女士,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二级巡视员李永松先生,共同与大家见面,并回答相关问题。
首先我介绍一下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
物流业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降低物流成本工作。今年2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交通物流是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领域,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紧紧围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经过持续努力,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2023年全国货运量达到556.8亿吨,邮政寄递业务量完成1625亿件,交通物流运行质效稳步提升。
近日,我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分领域实施方案,构建了1 5政策框架体系。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聚焦一个目标,围绕两个服务,推进五方面任务,全力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支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聚焦一个目标: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效,全力支撑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低至13.5左右。全国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较2023年增长10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将更加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运输结构调整、多式联运发展等方面将取得新的突破,交通物流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围绕两个服务:一是服务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实体经济物流需求和模式变革,以高效的物流链做强产业链、重塑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二是服务人民群众,紧紧围绕畅通国内消费循环,提升物流服务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进五方面任务主要包括:
一是聚焦促融合,推进交通物流与上下游各环节一体化发展。支持交通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衔接融合。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现代化产业的运输服务保障措施。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物流企业。
二是聚焦调结构,持续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和多式联运。组织实施优化运输结构攻坚工程,持续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快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推进多式联运数据交换共享,加快培育新型物流集成商发展。
三是聚焦强网络,加快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实施铁路货运网络工程,完善普速铁路网络和重载铁路,推进实施国家内河水系联通工程,持续优化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北粮南运等多式联运系统。加快补齐城乡物流末端短板。
四是聚焦促改革,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物流大市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促进道路货运高质量发展,加大对航空货运空域时刻资源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稳步推进交通物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五是聚焦优服务,推动智慧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加快交通物流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序推动自动驾驶、无人车、无人机在重点区域示范应用。创新高铁快运、共同配送、农村客货邮融合等物流组织新模式。加快推动标准化、轻量化、厢式化、智能化物流装备应用。
以上就是我的简要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在提问之前通报一下所在媒体,现在开始提问。
答记者问
Q
央视记者: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强化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请问,下一步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向上滑动阅览
王绣春:
谢谢央视记者的提问。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1-10月,全国铁路、水运完成货运量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4.2和29.9。下一步,我部还将全力推进实施优化运输结构攻坚工程,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确保能够全面完成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目标任务。
一是抓重点领域,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取得务实成效。积极推进京津冀地区、晋陕蒙煤炭主产区、东北地区等重点地区大宗货物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我们争取到2027年,全国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较2023年增长10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
二是抓重点通道,推进重点物流通道互联互通。我们要以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试点为载体,重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物流通道、沿黄生态经济带物流通道、中部多式联运通道等这些物流的互联互通,促进通道内节点建设、数据交换、组织创新等,打通运输结构调整堵点卡点。
三是抓重要节点,完善综合货运枢纽和集疏运体系。我们要支持37个城市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完善货运枢纽的服务功能。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工矿企业、粮食储备库等,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到2027年沿海主要港口绿色疏运方式比例超过80。
四是抓重点环节,着力创新交通物流组织模式。大力推进铁水联运、公铁联运,以及江海联运、水水中转和散改集,支持打造铁水联运、江海联运组织服务中心,创新高铁快运、双层集装箱班列、多联快车等运输组织模式,健全铁路专用线运营维护机制,促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谢谢。
Q
新华社记者: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进行了部署,铁路领域有哪些具体举措?
向上滑动阅览
李振江: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铁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铁路货运发展形势良好,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路网布局不断完善。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8000条左右,铁路网络覆盖范围和运营效率显著提升。二是运输规模再创新高。今年1-10月,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42.6亿吨,同比增长2.1,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三是运输服务不断优化。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超过310万标箱。今年1-10月,集装箱铁路发送量达到7.4亿吨,同比增长14.8。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交通运输部总体安排,铁路部门围绕运输结构、基础设施、装备技术、规则标准、运输服务、国际联运等重点环节,对铁路领域降低物流成本部署了六个方面21项具体举措。铁路专用线是打通铁路运输前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对于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种运输方式衔接还不够顺畅,铁路运输两端短倒作业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物流成本。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互联互通着力抓好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基础设施硬联通。我们将研究规范铁路专用线接轨建设和运营管理,着力推进专用线进厂矿、进码头、进园区。研究出台铁路线路接轨管理办法,实现应接尽接。研究修订铁路专用线设计规范,加强设计规范监督实施,合理确定设计标准,降低专用线建设成本。加强专用线运营监管,推动建立专业化、多元化运营维护机制,降低专用线运营维护成本。开展铁路专用线建设运营全流程工作试点,推动实现货物运输宜铁则铁,促进降低物流成本。
二是抓好规则标准软联通。推动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鼓励发展铁路双层集装箱、危险品专用集装箱等。引导具备条件的联运企业提供一单制服务,实现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研究制定集装箱铁水联运装载和安全检查技术规范,推动铁水联运集装箱安检互认,实现一箱到底,中途不开箱检查。研究制定铁路过轨运输监管办法,促进过轨运输便利化,实现国家铁路、地方铁路直通运输。
谢谢!
Q
央广记者:
我们关注到,今年以来我国国际航空货运增长势头明显,下一步,民航局如何结合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推动国际航空货运高质量发展?
向上滑动阅览
商可佳:
谢谢您的提问。感谢大家对民航行业的关注。
正如您所说,今年以来,我国航空货运发展形势良好,国际航空货运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货运量规模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10月,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729.8万吨,较2019年同期增长19.3。其中,国际航线完成293.2万吨,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48.5。二是,国际货运航班保持高位运行。1-10月,民航日均货运航班597架次,其中国际货运航班376架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8.8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