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空运官网 > 国内空运 > 正文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4/20 9:19:50 浏览:191

来源时间为:2022-02-16

各区、县(市)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现将《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总结》和《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对照目标要求,细化任务、强化执行,确保2022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

2022年2月16日

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总结

2021年,我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先三创”“四个率先”的总目标,全力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加快交通“融杭联甬接沪”步伐,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综合交通投资数、道路、水路运输周转量等纳入GDp核算的关键指标继续保持增长;“两客一危”智控指数、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交通治堵等评价指标居全省前列;“数字打非”、客运危货专项整治、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等工作获部、省领导批示肯定;破获跨12省市非法营运案件、轨道交通1号线柯桥段、杭绍台铁路开通等获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承办全省“数字打非”工作推进等现场会,市局荣获社会治理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圆满完成“遏重大”“精治工程”“平安护航建党百年”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

一、全力抢抓“窗口期”,打好综合交通建设大会战

(一)发挥规划先行引领作用。全方位对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规划,统筹九大交通要素建设,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绍兴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336”交通圈、“县县通高铁、三区智慧路、镇镇联高速”等规划目标上升为市级战略目标。前瞻式、滚动式谋划未来交通发展,编制完成《绍兴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获市委主要领导圈阅同意;出台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经积极争取,柯诸高速、诸嵊高速、甬金衢上高速等7条高速公路,以及10条省道纳入省级规划,有望增加公路里程900公里。初步完成公路、水运、“四好农村路”等“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绍兴杭州湾内河水运通道方案、浙东古运河港航基础设施规划等5个港航发展研究;开展《绍兴港总体规划(2021-2035)》报批,以及杭甬高速市区段抬高基础研究。

(二)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出台《加快推进“十四五”重大公路水运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方案》,组建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前期协调小组,完善“交通部门抓统筹、实施主体抓落实、要素部门抓保障”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28个前期研究类项目。专班式推进柯诸高速前期报批,获省发改委项目核准并通过初步设计审查;杭州中环柯桥段地面部分通过初步设计、施工图批复,开工建设;104国道东湖至蒿坝段、新昌荘前至关岭段通过用地预审,工可报告已上报省级部门;527国道新昌巧英至大市聚段完成用地预审。甬金高速扩容完成工可报告编制;诸嵊高速、虞南高速、甬金衢上高速及联络线完成线位方案报告编制,并与宁波方面基本达成一致意见;2条规划省道、杭甬运河四改三完成线位方案和工可初步研究。

(三)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修订完善“交通强市发展指数”评价,并纳入市委市政府考核,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全力抓好68个实施类项目建设。全年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327.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再创历史新高;积极争取“稳投资抓项目”激励资金2700万元。全国首条民营资本控股高铁——杭绍台高铁历时四年建成运营,嵊州新昌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全省率先实现3个“一小时”交通圈人口全覆盖;金甬铁路形象进度超50%;轨道交通1号线柯桥段如期开通运营,绍兴进入“地铁时代”;杭绍台高速城区段主体建设完成,柯岩至鉴湖枢纽段开通运营。加快杭绍甬高速、杭州中环柯桥段高架桥、527国道大市聚至黄泽段、235国道诸暨段等融杭联甬项目建设,329国道上虞段、527国道嵊州甘霖至长乐段完成建设用地批复,为全线动工建设创造条件。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曹娥江“两闸一航道”工程、诸暨店口综合港区等项目有序推进。杭甬高速孙端互通、镜水路南延等项目建成通车,绍兴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完成整体竣工验收。

二、全力加密“防护网”,打好平安交通提升攻坚战

(一)开展“两客一危”专项整治。创新开展“两客一危”智控指数县级评价,并纳入市委市政府考核体系。全面完成10座以上客车“铁腕”整治26项清单任务,全省率先出台重点大型客车提前淘汰经费补助政策和运力奖励办法,提前完成800公里以上班线、卧铺客车清零,以及淘汰重点大型老旧客车170辆、57座以上营运客车80辆等年度任务,核减“有照无证”企业105家,整顿行驶证营运证不一致车辆84辆。出台危货运输市场运力发展和奖优罚劣实施细则,提前完成危货运输企业3家;推广应用“浙运安”智控平台,按季度开展企业安全码“蓝黄橙”三色动态评定,危货企业、车辆、从业人员、常压罐检查(审核)覆盖率实现100%;全省规模最大、投资最大的上虞危货车辆公共停车场主体建成,新增33个高速服务区危化品停车位。联合多部门常态化严抓严打“黑站点”“黑车”“黑服务区”,以及燃气(油品)运输环节非法营运行为,案件处罚数和处罚金额同比大幅度上升,“两客”车辆百车违法案件比例降至1.5%以下,月度超速比例降至3%以下。

(二)开展“五路同管共治”联合治超。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在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中专设综合治超管理组,牵头抓总全市治超工作。以“百吨王”整治为重点,常态化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动执法,与金华市签署《跨市域交通运输联合执法行动备忘录》,全年共查处超限超载违法车辆17728辆,卸载货物30.01万吨,对986辆非法改装车辆进行强制恢复原状。完成治超非现场执法省级示范区创建,建成并投入使用91处356个非现场执法车道,36家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完成数据接入,超省定目标34%,并全部实现与省治超监管平台的数据直传;上线应用“数字治超”系统,利用“车脸识别”技术,破解超限大货车遮挡牌照、绕道等逃避处罚的手段,实现精准打击,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超限率分别降至0.004%和1.24%,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开展普货、驾培、水上交通等领域专项整治。与宁波、金华两地建立特种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合作机制;开展普货企业分级分类管理,注销“超过180天未按承诺投入运力”“不符合经营条件”企业4851家,二类企业(拥有30辆车以上)实现入企检查覆盖率100%。联合公安部门出台制止不真实异地转校逃避学时监管办法,约谈驾培机构4家并纳入重点监管名单,按月抽查驾培机构教学日志,人工审核比例达68.66%,立案查处驾培机构98家次、教练员547人次。开展船舶进出港报告专项整治巩固提升等水上交通七大整治,辖区船舶AIS开启使用率达95%以上,完成国高网、省骨干航道122座桥梁的桥区航道、水上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分步实施城乡站立式公交清理整顿;及时稳妥处置出租车确权、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等涉稳事件;轨道交通防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得到国务院督导检查组肯定。

(四)开展公路事故隐患整治。完成1处省级挂牌事故多发点、2处省级挂牌重点路段、28处市级挂牌事故多发点以及33个国省道一级公路平面交叉整治。完成全市高速公路标志标牌规范整治及6处事故多发点段治理,提升改造“94护栏”90.32公里,全市普通国省道2.5米以上落差路段、农村公路4米以上落差路段和临水临崖路段基本实现安防设施全覆盖,安装普通国省公路中央隔离设施17.9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7座,普通国省道危病桥4座,完成6座国省道隧道监控安装。指导完成嘉绍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提升改造,争取车购税资金补贴267万元;完成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大中修150.9公里和46.55公里,路况指数pQI分别保持在94和91.5以上。

(五)开展“品质工程”提质扩面行动。出台《“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行动方案》,分解落实48项清单任务,推出农村公路质量通病治理、工程数字化场景应用等典型“样板”,努力破解品质工程在国省道、农村公路推广难、不平衡等问题。深刻吸取“5.8”事故教训,落实七方面问题整改,妥善完成事故应急处置、桥梁复建、事故责任追究等工作;举一反三开展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在建桥梁质量安全、预应力结构常用产品等专项排查,省市联动开展质量监督抽检管理,制发监督抽检任务书11份,抽检参数170项;开出交通建设工程监理领域史上最大罚单。

三、全力聚焦“惠民生”,打好综合交通服务升级战

(一)推进国家绿色出行城市创建。出台《国家绿色出行创建实施方案》,提前高质量完成公交站改造、公交首末站建设等14项省市民生实事,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城市公交满意率达94%,城市公交服务与发展质量位列全省第一。全力保障轨道交通1号线柯桥段如期运营,《绍兴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获省人大批准,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构建起1个管理条例、1个市政府暂行办法、1个市级预案、4个规范性文件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实现杭绍轨道“一张网”“一票制”“一卡通”、安检互信,开创全国先例;开展“1元乘地铁”等活动,开通以来累计客流达416多万人次,最高日客流8.3万人次,8项关键运营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完成公交优化调整15条,融杭联甬公交增加到9条,首推“定区不定线”云公交,开通特色公交(微公交)10条。修订《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巡游车新能源化补助政策,网约车车辆、驾驶员双合规划比例达到58%,居全省第三。开通水上巴士4公里通勤航线。

(二)推进高质量“四好农村路”建设。出台《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细化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落实市级专项奖补资金3000万元,推动三级路长制、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等创新机制向全市域推广,其中三级路长制管理入选全省交通强国优秀试点项目。新改建农村公路88.2公里,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131.7公里、养护工程458.7公里、亮化工程278公里,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推进“村村通公交”向较大自然村延伸,推出兰亭至漓渚、王坛的2条特色旅游公交,3A级以上景点公交覆盖率达到100%;开展“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示范县,以及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创建,诸暨市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新昌县获批省级示范县,全市“四好农村路”全国、省级示范县达到2/3,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县达到50%,达标县达到100%。嵊州市农村物流项目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三)启动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工作。编制《绍兴市交通运输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六方面14项具体举措,谋划货运“公转水”、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等示范项目。出台《亚运城市绿色与智慧交通年建设行动方案》,新增(更新)清洁能源出租车499辆、公交车502辆,累计淘汰老旧营运货车1054辆,市区每万人公交拥有量达到12标台,绿色公交配置率达85%以上。完成港口岸电设施建设41套实现全覆盖,锚泊服务区安装岸电设施14套,推进船舶污染物转运接收处置和运输船舶燃油质量监管。完成生态环保督察4件协办件、4件信访件验收销号。

(四)推进公路、铁路、航道沿线环境大提升。全面完成路域环境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出台《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工作“双段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2021年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再排查再整治问题403处全部完成整改,完成系统销号65.53%,居全省第一;1处公铁并

[1] [2] [3] [4]  下一页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国内
最新国内空运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