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都市圈将进一步提质升级

2023/4/8 10:11:12 点击:64 次

2023年,安徽省计划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3332公里,新增城市停车泊位不低于45万个,新增街头绿地(口袋公园)200个以上……3月31日,记者在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加深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年,安徽将进一步提质升级合肥都市圈,更加优化城市基础设施。

长三角一体化寻求新突破

2022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万亿元、增长3.5%,总量进入全国前10,增速居长三角首位,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再上新台阶。

在科创、交通、民生等各领域,安徽勇担当敢作为,携手沪苏浙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布局建设12个大科学装置,构建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积极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全省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7,连续11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在“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中,全省高铁营运里程2432公里,基本实现合肥到长三角主要城市铁路客运公交化运行、2小时快速通达;共建国家儿童、创伤、中医、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共同实施长三角区域社保卡服务一卡通;实现异地提取住房公积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等140项应用场景“一网通办”,安徽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沪苏浙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今年,安徽在交通领域将有不少新举措,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官。

安徽将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密扩容省际高速公路通道,消除省际国省干线公路“瓶颈”路段。

在共建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方面,安徽将完成合肥机场改扩建,增开合肥国际国内全货机航线,打造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提升合肥至全球主要城市的连通度。

在合肥都市圈树提质升级样板

合肥都市圈作为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如何进一步“扩圈”“破圈”关乎着安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安徽将在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上树样板,发挥合肥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向周边延伸,要素资源向周边流动,功能产业向周边疏解,公共服务向周边覆盖,更好带动周边市县同城化发展、共同发展。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合淮合作区主要以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作为核心,积极拓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合肥都市圈市际合作示范区、临空产业碳中和发展先行区。

到2025年,合淮共建区交通一体共通、产业协同共链、低碳生态共保、优质设施共享的合作区框架将基本形成,合作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00亿元。

提升基建品质缓解“城市病”

城市基础设施不仅关乎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更关民生幸福的感知程度。

今年,安徽省计划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3332公里,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38万立方米/日,城市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处理,新增城市停车泊位不低于45万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不低于5万个,新增街头绿地(口袋公园)200个以上。到2025年,全省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运行效率、防风险能力将显著提升,“城市病”也将得到有效缓解。

在打造“韧性城市”方面,安徽省一直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作为重要创新抓手。2022年,安徽城市生命线安全一期工程基本建成16个市覆盖燃气、桥梁、供水、排水防涝等重点领域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在全国首次形成省、市地上地下立体化的城市生命线工程数据库,实现对近3万公里管网、325座桥梁的实时监测。二期工程从今年全面启动,到2025年将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面覆盖,形成城市安全发展的“安徽样板”。(刘小容)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