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3-27
最近,“报复性”出差和出境游是不少人的生活节奏。商旅出行的恢复抬高了热门目的地的酒店价格,“连经济型酒店都住不起”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出行热带动民航业继续回暖。民航局3月20日发布的中国民航2023年2月主要生产指标显示,2月全民航实现旅客运输量4320万人次,同比增长38%。其中国内航线增长36.1%,国际航线增长756%。
自2021年初开始,每日经济新闻每月推出《中国民航业数据洞察报告》及“民航数据洞察”系列报道。本期聚焦2023年2月民航业的运行情况。2月,南方航空(SH600029,股价7.50元,市值1359亿元)载客量时隔十九个月再次超1000万人次大关;深圳宝安机场、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翻番;2月6日至3月7日,国内航司前往泰国的总航班量近800班次,同比增长超过4.5倍,国内前往泰国的旅客量同比增长超30倍。
上市航司客运解析:南航载客量再超1000万人次大关2月,民航客运复苏持续加码,多家上市航司的载客量均出现两位数的同比高速增长,其中增速最大的是中国国航(63.8%),其次为海航控股(58.49%)。另外,六大上市航司中,仅春秋航空载客量为同比负增长(-7.85%),这或许与从1月延续至今的民航调控总量有关。
在旅客构成上,国际与地区航线的旅客增速明显高于国内航线旅客。以中国国航(SH601111,股价10.30元,市值1669亿元)为例,2月其国际航线旅客量同比增速为629.6%,而国内航线则为61.5%,前者增速是后者的10倍。
在载客量的绝对值上,南方航空依旧领先,达到1009.98万人次,相比于今年1月的943万人次实现了数量级上的跃升,这也让南方航空成为2023年所有上市航司中第一个恢复千万级别载客量的航司。
客座率方面,2月客座率超过80%的上市航司均为民营航司,由高到低分别是春秋航空(87.1%)、吉祥航空(83.21%)、海航控股(82.80%)。而其余三大国有航司的客座率在70%至80%之间。客座率同比增幅最大的是吉祥航空(SH603885,股价16.73元,市值370.4亿元),达到12.06个百分点。
点评:
南方航空月度载客量再次超1000万人次大关,这是民航复苏的一个里程碑。疫情前的2019年,南方航空作为全国载客规模最大的航司,平均每月载客量均超过1000万人次。自疫情发生以来,尤其是2022年受全国各地散发疫情影响,南方航空每月载客量也难以再现过往辉煌,2022年的月度载客量波动较大,全年最高也不超过900万人次。
今年2月,南方航空载客量达到1009.98万人次,同比增长37.43%,这距离最近一次月度载客量超1000万人次的2021年7月,已经过去十九个月。这意味着南方航空的业务运营已经逐步回到正轨。
民营航司客运解析:吉祥航空飞机日利用率超平均水平2月,七大民营航司中航班量最高的为海南航空(18984架次),其次为春秋航空(10675架次)。在飞机利用率方面,吉祥航空最高,达到8.6小时/日。
值得一提的是,据民航局公布的数据,2月全民航的飞机日利用率为7.6小时/日,可见吉祥航空的日飞机利用率超过平均水平1个小时。另外,海南航空的飞机日利用率与行业平均水平相当,其他民营航司均低于平均水平。最低为华夏航空(SZ002928,股价11.22元,市值143.42亿元),仅为4.7小时/日。
在航线方面,七大民营航司中,春秋航空、海南航空、吉祥航空、首都航空、长龙航空2月航班量最高的国内航线均是往来于一线、新一线、省会城市之间,而天津航空、华夏航空则是支线航线排名第一,航班量最高的航线分别为“呼和浩特白塔-锡林浩特”、“兴义万峰林-贵阳龙洞堡”。
另外,七大民营航司虽然国际航线占比不多,但2月航班量最大的国际航线基本上围绕着中国港澳及东南亚城市,与近期国内的出境旅游趋势一致。航旅纵横数据显示,2月,国内旅客最受欢迎的出境旅行目的地TOp10为: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曼谷、首尔、金边、吉隆坡、新加坡、悉尼、墨尔本、普吉岛。
点评:
吉祥航空2月飞机利用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这并非单月的成绩。过往,吉祥航空的飞机利用率都处于行业的较高水平。中泰证券2月发布的研报就提到,吉祥航空近年来飞机日利用率始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2个小时;安信证券去年11月研报表示,吉祥航空飞机日利用率及客座率仅次于春秋航空,明显优于三大航。
较高的航班运营效率得益于吉祥航空的主运营基地模式。在近几年的财报中,吉祥航空均提到该模式的优越性——吉祥航空(全服务航空)以上海虹桥、浦东两场为主基地机场,以南京为辅助基地;控股子公司九元航空(低成本航空)以广州白云机场为主基地机场。主运营基地模式一方面减少了在基地机场以外建立其他营运基地所产生的大额成本开支;另一方面可在公司现有机队规模的基础上最大效能地提高飞机营运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从而有效减少飞机单位营运时间内的固定成本。因此,可以较好地集中优势资源,在确保飞机利用率和客座率处于较高水平的同时减少成本支出,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上市航司货运解析:中国国航同比跌三成今年2月,六大上市航司的货邮载运量普跌,仅南方航空、海航控股(SH600221,股价1.72元,市值743.31亿元)出现增长。跌幅最大的为中国国航,达到-30.20%。中国东航(SH600115,股价5.09元,市值1135亿元)、春秋航空的货运量同比跌幅也达到20%左右。
上市航司货运普跌的情况,与行业情况存在差异。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数据,全民航2月货邮运输量出现增长,增幅为4.8%,其中国内航线货运量增长12.6%,国际航线货运量下滑5.2%。
在效率上,南方航空2月的货邮载运率最高,达到47.40%,其次为春秋航空(SH601021,股价58.10元,市值568.54亿元)的45.14%。
点评:
随着2023年夏秋航季的到来,国内航空货运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根据民航局3月24日消息,2023年3月26日至10月28日,全国民航将开始执行2023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其中国内航线的货运航班每周2496班,同比增长1.79%。国际货运方面,国内19家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国际定期货运航班3222班(全货运2656班、客改货566班),通航国家32个,通航城市56个。
机场运营解析:宝安机场、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翻番2月份,国内上市机场维持稳速恢复趋势,五大机场旅客吞吐量环比进一步提高。根据环比增幅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上海浦东机场(17.27%)、上海虹桥机场(15.87%)、北京首都机场(13.94%)、广州白云机场(12.19%)、深圳宝安机场(6.25%)。
尽管上海两场旅客吞吐量的增长幅度领先同行,但绝对数值稍显落后。五大机场中,白云机场(SH600004,股价14.84元,市值351.22亿元)蝉联月度第一,旅客吞吐量达到460.37万人次,深圳宝安机场、北京首都机场位列其后。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排在末尾两名,旅客吞吐量分别为333.34万人次和306.38万人次。
在航班起降架次方面,仅深圳宝安机场环比出现下滑(-1.37%),其余上市机场均有所增长。
去年2月,深圳与北京两地出现疫情,导致两座城市的机场运营数据下滑严重。相比之下,今年2月北京首都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的表现都大幅回升,旅客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了121.4%和101.85%,在五大机场中较为突出。
点评:
从国内机场整体表现看,2月基本延续了恢复态势。同时,由于去年2月北京、深圳、天津、西安等多地出现疫情,当地机场运营表现基数较低,在今年2月纷纷出现同比大幅增长。
据飞常准数据,2月境内机场日均起降24326架次,是2022年2月的1.18倍,约为2019年的89.45%。另据航班管家统计,2月,40家千万级运输机场中,有32家机场进出港航班量同比2022年实现正增长,超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