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5-10-17
10月16日,正值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整五年。这份规划期至2025年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到2025年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而立的成都东部新区,与“双圈”一起走过了从开局起步到全面提速的建设历程。作为区域发展的“桥头堡”“增长极”和“动力源”,成都东部新区在对外开放、生态筑基、产业协作领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做强枢纽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过去五年,基础设施联通水平的提升,重塑了成渝双城的空间格局。
成都东部新区城市核心区。东部新区党群部供图
位于成渝发展主轴的成都东部新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成都天府国际
近年来,成都东部新区持续提升枢纽能级,以机场运力、口岸功能和交通体系建设为重点,助力成都建设全方位门户复合型
如今,澳洲车厘子、荷兰鲜切花等国外商品通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源源不断走进中国千家万户,国内各地的商品也在这里“阔步走出”国门。
同时,“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也不断成型。成都东部新区推动成宜高铁三岔湖站、天府机场站建设,“148”高铁交通圈规划、8条轨道线网以及“9横7纵”高快速路网基本建成,已成功实现航空10小时通达全球,高铁6-8小时直达沿海、3小时连接周边省会、1小时到达重庆,地铁半小时通达成都主城区,门户枢纽效应已现。
随着成渝中线高铁项目的推进和简州站的建设,成都东部新区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不断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产业协作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物理空间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带来更多便利,进而推进成渝区域一体化。对成都东部新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使命。
近年来,成都东部新区在科技、产业、制度、模式等方面系统集成推进改革创新,先后聚焦创新发展、城乡融合、对外开放等方面专题研究部署。
如今,成都东部新区自身拥有重大创新平台,具备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的基础,对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据了解,成都东部新区积极融入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全力争取国家医学中心尽快获批,高水平运行天府锦城实验室和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加快引聚前沿领先科研团队,攻克“卡脖子”技术。
成都东部新区还全力推动科技产业融合,围绕低空经济、可持续航空燃料、核医学、生命科学等新领域,提升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能力,打造前沿技术转化高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当前,成都正全力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进一步推动产业园区的提质增效。循着立园满园的方向指引,成都东部新区也明确提出,2025年将全面深化改革贯穿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深入开展“立园满园”行动,发挥园区叠加优势,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和扩权赋能,聚焦产业细分领域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路子,打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区,持续为新区经济注入强劲的“向新力”。
此外,在成渝联合实施的便捷生活、“跨省通办”行动中,成都东部新区先行先试,于2022年与重庆两江新区、高新区签订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框架合作协议》,围绕公安、教育、医疗、社保、民政、交通、住房等重点领域,通过“异地同标”便利化政务服务机制,提升两地之间“跨省通办”事项标准化程度。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东部新区党群部供图
五年前,一纸纲要的落地,令一个区域坚定“高质量”“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从最初的夯基垒台,到后来的成型成势,再到如今的整体跃升,成都东部新区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展望未来,成都东部新区将坚定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