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11-19
16日-18日在天津举办的2023天津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影响,我国
2020年-2021年,包括
这一趋势也体现在
尽管如此,我国国际货代行业依然处于上升发展期。据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底,商务部备案系统中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数量为86915家,同比增长7.2。其中,法人企业77367家,分支机构9548家,从业主体数量保持平稳增长。在2022年度营业额前100企业中,14家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超30,其中3家超50。
业内人士表示,跨境电商的强劲活力和共建“一带一路”加速推进是当前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机遇。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这是一个历史新高;商务部数据显示,跨境电商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比重从2015年的1增长到2022年的5。
外贸市场在哪里,国际货代业的市场就在哪里。专家表示,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条件和优势显著,“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RCEP的生效实施、中欧班列持续开辟新通道等政策红利,成为我国国际货代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和驱动力。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秘书长李志民说,当前,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总体保持稳定,从传统单一业务模式向现代物流服务的改革提速,深度融入我国国际物流与供应链“保链稳链固链”进程中。
商业模式方面,发展跨境电商物流、配置海外仓或成为主流。
李志民表示,目前,跨境电商物流还存在诸如揽收网点较少、信息跟踪水平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境电商的流程和客户体验。网点、海外仓、数字化等将是直接影响货代新模式发展的关键点。
李志民认为,加强海外网点和海外仓建设,不仅可以借助商务部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和企业现有海外资源,同时可与行业协会加强合作,发挥其国际交流的桥梁作用,为企业打好前站、搭好平台。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供应链环境,数字化是国际货代业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会长黄小文说,数字化将提升我国国际货代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例如,依托可视化供应链,货主可以随时监视货物的运输流程,货代则需对货物状况进行监督并进行有效的提前预警,做到“查得到、看得见、控得住”,从而降低风险、提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