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5-05-28
??记者王力查睿
??上海到美国的集装箱船再现“一舱难求”的“爆舱”盛况,订单已排到6月份。面对美企“抢购潮”,上海的港口、货代及外贸企业却显得从容冷静,其底气在于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让上海企业选择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爆舱”的直接导火索,来源于美线需求的集中爆发。总部位于
??“一舱难求”有其深层原因。亚太总部位于上海的美线头部货代海连(中国)
??面对激增的需求,上海港正高效运转。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介绍,5月19日至25日这周,上海港美线出口装箱量达5.9万标箱,环比增长49.4。目前,美线停航的班轮已全部恢复,上海港一周的美线班轮量回到42班的正常水平。
??杨焱滨表示,临时的运力调整,使得船期一度被打乱,导致部分时段码头作业高度集中,但我们已制定预案,确保船舶到港后能及时作业和出运,对船公司开来的加班船也会第一时间做好衔接。
??货代公司也不慌,“运去哪”美加航线专家雷磊预计,6月上旬,从亚洲到美国的运力将恢复至100,甚至可能比正常水平还要高。尽管目前6月份运价上涨幅度较大,但考虑到美线运力的逐步回归,以及加班船的投入,实际涨幅可能不会完全加足。
??面对订单回升,外贸企业也表现淡定。有的企业表示,美国客户一直在与他们沟通,“暂停”只是权宜之计,从未取消订单。一些高科技企业和药企更是表示,即使面临关税壁垒,凭借其技术和产品优势,美国客户“加价也要买”,企业业务基本盘较为稳固。
??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林锋的经历颇有代表性。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便在形势最为严峻的4月下旬,美国客户也坚持要求发货。“我们公司有自己的专利产品,短时间内难以在海外找到平替,所以发货节奏一直未乱。”
??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不仅在于
??注册在上海的跨境电商阿里国际站发现,许多美国买家期望在90天内尽量多地囤货,部分买家甚至开始为圣诞季未雨绸缪。为此,阿里国际站正筹备推出“外贸618”,助力外贸企业把未来3个月的货都卖出去。
??当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投下“信任票”,可以预见,上海港的繁忙还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