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9-05
锐明技术获52家机构调研:
2023-09-0506:59:00
来源:
同花顺iNews
()9月4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9月1日接受52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公司2023年半年度经营情况简要概述:2023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开始逐步走出阴霾,但经济的全面恢复还需要时间,而海外局势仍不太稳定,这些都给公司经营带来挑战。公司秉承稳健经营策略,积极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今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开始恢复性增长。上半年营收实现7.74亿,同比增长23.8;归母净利扭亏为盈,实现利润6,035万元,同比增长1.76倍;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国内业务方面,上半年营收2.66亿,同比增长19.2;其中
问:请详细介绍下半年报各产品线的增长情况,从国内和海外来看的话,还有哪些是我们新的增长机会?
答:今年上半年的业务仍以公交、出租、校车、货运等产品线为主,货运及出租同比均增长了30多,公交及校车同比增长20左右,目前业用产品线的增长已经超过了一倍,轨交同比增长近40。下半年,随着国内公交、出租的换装,在公司研发落地的自动驾驶业务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加持下,这两条线的增长趋势应该不错,值得期待;
问:公司自动驾驶环卫清扫车进展如何?预计什么时间可以有较多收入的贡献?该业务市场空间有多大?公司在该业务上的定位?是自己生产自动驾驶环卫清扫车后进行销售吗?其中涉及的芯片用的是哪一家的?
答:这个现在还没有进入到规模销售的阶段,现在这个业务主要在国内开展,几个城市还在试用中,属于创新业务。我们觉得整个清扫车的业务应该在今年底或者是明年的时候才能规模上量,目前国内多地都在交流测试。关于该业务的市场规模,参考比较有影响力的相关报告数据,低速自动驾驶场景被分为几大业务场景,公司的业务涉及两块,一是城市场景下的环卫场景,大概有6,000亿元的市场规模,二是封闭场景下的矿区及港口场景,大概有1,000多亿元的市场规模。关于公司在自动驾驶环卫清扫车的业务定位,我们不造车,生产车的环节由合作伙伴进行,我们只提供涉及自动驾驶业务的算法、算力、机器视觉、传感器等整体解决方案等核心业务,包括软件。这块业务涉及的芯片,主要是地平线,我们之前跟地平线签过战略合作协议。
问:大家比较关注公司的费用,看上半年的报表费用是下降的,请问下半年的费用控制会沿着这个趋势,还是会继续把我们的费用目标控制的再好一点?
答:公司的费用控制一直在进行当中,上半年费用降幅主要体现在人力成本上,通过持续不断的人才优化、流程梳理等,人力成本下降约3,700万元,但今年实施的员工股权激励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因员工人数减少退租一次性摊销的装修费用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上半年的费用开支,使上半年费用只降低了1,840多万元,同比下降6.1。下半年的费用管控仍会持续进行,特别是管控好员工总人数,确保费用不增长。
问:请介绍下欧标的情况?
答:欧盟制定了“2020年至2030年道路死亡人数和重伤人数减半以及2050年交通安全事故0死亡”这个大目标,据此目标制定了欧洲安全法规,也就是俗称的欧标。该法规要求的执行时间是2022年的7月,但是它有两年的过渡期,强制执行在2024年的7月份,要求所有下线的新车包括客运及货运的大型车辆及出租及公交等车辆要符合欧标。欧标把疲劳分成了九级,要求设备能判断司机的疲劳等级,并针对不同的等级,对司机采取不一样的驾驶案例预警程度;其中大型车辆如货车、客车这些,需要符合R151、R159、R130和DDAW标准,而出租、乘用车等小型车辆只需要符合R130和DDAW标准。欧标是个增量市场,未来市场空间较大。该业务,公司将通过前装的整车厂商出口至欧洲及英国,目前该业务还在认证阶段,还未产生收入,预计明年下半年将产生收入。
问:公司上半年整体收入和利润恢复得都还不错,但是如果看二季度的收入增速,相比一季度的增速还是低了一点,展望下半年,全年收入的增速是怎样一个趋势?恢复性增长大概在什么体量的恢复性增长?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23.8,相对于今年一季度46.3的高增速确实有点放缓,主要是今年一季度承接了去年延期履行的部分订单。今年国内的业务增长受财政资金压力的影响还是有的,部分业务推动比较缓慢,海外客户的购买信心正逐步恢复中。公司对于下半年的增长情况比较有信心和决心。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提高海外销售量仍是今年的重要举措。
问:海外市场主要是哪些地区需求旺盛?北美的占比是多少?
答:美洲及欧洲等地业务需求比较旺盛,中东、中非及亚太等地需求也在加速当中;从业务线上看,海外货运、公交、出租和校车需求较强。美洲业务量占公司总量接近30,其中北美占比超过20。
问:海外市场的需求恢复情况如何?
答:2022年国内和海外业务同比都有下降,今年整体恢复情况都还不错。上半年海外销售额增长超过30,还在复苏当中。海外SaaS化服务、人因大脑业务也在推,我们对海外增长比较有信心。
问:欧标产品出口是怎样的模式?
答:公司对标欧标的相关产品基本已经研发完成,目前正在做欧标认证,销售上主要跟国内相关主流车厂合作,通过整车出口的方式实现销售,暂时没有其他的销售模式。
问:请介绍下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答:公司是以人工智能及视频技术为核心的商用车安全及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在商用车领域为客户及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及管理变革,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产品线较完备,定制化能力强。公司从公交、出租、货运到校车及轨道交通等产品,产品线比较完备且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较强;二是公司有比较完备的国内及海外两大营销体系,有比较完备的售后服务体系及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产品线、营销及技服的“铁三角”运营模式下,打单能力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公司的国际化营销道路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公司产品已远销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及地区,市场影响力在进一步提升;三是公司的智能智造能力在持续加强。公司目前在深圳东莞及越南北宁分别建有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线及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存货管理系统,可分别向全球供应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持续的智能化制造投入,使公司的生产周期从建厂初期的两个月缩短至最快的两至三天,平均生产周期一般在13天左右。快速、高质量的交付,极大的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为公司赢得了客户信赖,助力公司提高赢单率。
问:请介绍下美国NDAA法案对公司的影响?
答:在美国NDAA法案前,公司芯片基本上都是使用海思的,从产品端、客户端到平台端都是海思方案。海思方案的好处一是相对来讲性价比较好,有成本优势,二是技术属性强、产品稳定性高,但是美国NDAA法案出来了之后,迫使我们不得不更换海思芯片,转而采用多芯片方案,如使用安霸、联咏、()、地平线等芯片方案,同时,重新组建适合公司发展的新的三级研发架构。目前,公司多芯片方案已经完全符合NDAA法案要求,我们出口到美国等国家的产品都是没什么问题的。新的三级研发架构在去年底也基本成型,研发效率得到了提升。多芯片方案转变流程我们花了很长时间,也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成本,但从长远角度来说,这个法案迫使公司做的一些诸如采用多芯片方案、组建新的三级研发架构等管理变革对公司是有战略意义的一件事情,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