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蒋偲通讯员李宇、肖雨薇、詹璐华摄影报道)昨日,记者获悉
目前,国内外
截至2024年一季度,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客运通航点达37个,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通航点达38个。
如何更好更快地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推进
二是持续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制定《深圳市关于降低物流成本的若干措施》;优化现代物流领域系列资助政策,提高海、陆、空、铁等领域资助额度;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航运产业基金、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作用,提高的融资支持力度等。
三是不断提升航运枢纽能级。大力发展水水中转、国际整箱中转、集拼中转等业务,巩固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大力支持港口企业布局内陆港,鼓励企业新增海铁联运班线;不断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覆盖范围,吸引珠三角货源通过深圳港中转。不断拓展
四是大力发展
五是创新发展物流新兴业态。重点开展“高铁 物流”“地铁 物流”“公交 物流”“平台 物流”推动“物流上楼”和物流各环节智能化升级改造,形成物流服务业增长新能级,力争全市物流业增加值2025年突破4000亿元,市内高标仓达到300万平方米,全市百亿级物流供应链企业突破30家。
数说2023年物流业
●深圳全市物流业增加值3522.35亿元,同比增长6,占GDP比重10.18,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和动力作用。
●完成载货飞行量61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第一。
●深圳港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LNG接卸量达1322.3万吨,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
●深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标准提升至65架次,居国内双跑道机场之首;机场货邮吞吐量160万吨,位居全国第三。
●2023年开行中欧等跨境班列188趟,发运货物1.91万标箱,货值6.5亿美元。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