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9-10
驶往TIR蓝海,青岛发力“第四
2024年09月10日14:28青岛日报
开通中俄、中吉乌两条线路,“中俄快线”发运规模、持证人资质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日前,4辆满载医用产品的集装箱运输车辆,在胶州海关监管下从传化(上合)
这是青岛持续发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推动开放能级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青岛依托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加快打造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促进国际道路运输通关便利化,TIR新模式实现了从无到有,并彰显出蓬勃旺盛的“生长力”,为青岛加速构建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国际物流大通道注入了新动能,也为上合示范区加快建设上合国际枢纽港,搭建中国企业走向上合组织国家的“母港”和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提供了支撑。
通道建设:一年迅速起势
国际道路运输是除航运、铁路、
TIR是建立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
2023年2月,以中国郑州—俄罗斯莫斯科线路TIR双向直达运输成功运行为标志,中国TIR运输进入了市场化、常态化运行的新发展阶段。
2023年9月,青岛开通山东首条TIR国际道路运输“中俄快线”。经过近一年的培育,青岛TIR国际公路运输通道建设迅速起势,发运线路覆盖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等俄罗斯主要城市以及白俄罗斯。迄今,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
从发运总量看,今年上半年,青岛TIR跨境运输发运量居省内第一、全国第二,占全国三成。
门到门:全程不倒装不卸货
任何一种运输方式都有优势和劣势。比如,铁路和水路的优势是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但运输灵活性低。特别是水路运输速度慢,受航道和气候影响较大。
相较
当下,TIR方兴未艾,或许还与国际形势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
今年以来,受红海冲突等因素影响,海运费用飙升且运输周期延长,很多欧洲
在此背景下,TIR运输为货品单价高(如手机、电脑、精密仪器等)、对时效要求高和单次批量小(如生鲜果蔬、肉类、冷冻食品等)的企业提供了更经济高效、快捷灵活的国际物流运输方式。
据了解,传统运输方式很难实现“门到门”跨多国运输,每次出入关都要经历申报查验、吊装换车等程序。相比传统公路运输,TIR运输实现了“门到门”“点对点”精准运输,全程不换车、不倒装、一车到门的方式,大幅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货损风险。同时,企业无需缴纳过境关税担保金,既减少货物在口岸滞留时间,也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目前,青岛TIR运输出口的货物品类涵盖了电子设备、汽车配件、机械设备、食品、水果、百货、医药品等。“水果对运输温度与时效要求极高,传统运输方式很难保持新鲜。而TIR运输模式可以直达当地商家门口,全程冷链保鲜,更加适合生鲜货物的出口需求。”传化上合(青岛)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招商运营总监梁天潇介绍。
青岛诚发伟业物流有限公司此次通过中吉乌通道运输的货物为易碎医疗用品。因订单需求较为急迫,为避免二次装卸产生货损,委托方指定使用TIR运输方式,并与运输企业共同设计了装载加固方案。
加速规模化:参与者不断涌入
按照《2023中国TIR运输发展报告》预测,TIR运输正在成为我国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载体形式。从青岛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正在积极投身这片蓝海。
作为TIR赛道抢先布局的先行者,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正在谋划扩大发展规模。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营业务为集装箱冷链专用运输,是青岛TIR“中俄专线”的主要承运企业。2023年,企业取得TIR资质后,立即与国内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购买车辆,设立口岸和俄罗斯办事处。经过一年的探索,公司已拥有TIR车辆55部,国际道路运输营业额稳步增长。“TIR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公司的发展重心正逐步由国内运输转向TIR。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车辆规模,完善俄罗斯办事处功能,寻求更多进出口贸易机会,推动企业从单一的运输服务向供应链商贸一体化企业转变。”谈及未来市场前景,公司总经理王泓久表示非常有信心。
TIR运输属于国际道路运输的细分市场。根据我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TIR市场主体(TIR证持证人)首先应当具备国际道路运输企业资质。记者从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今年,青岛新增国际道路运输资质备案企业17家,全市备案企业总数达到30家,居全省首位。在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等“头雁”企业的带动下,一些道路运输企业纷纷申请开拓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全市TIR持证人资质企业数量由2023年时的2家,增至今年的8家,一举跃升至全国首位。今年8月,青岛顺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有限公司顺利完成《TIR公约》车辆检测设备调试,具备受理TIR车辆检测条件,成为全国第八家、省内第一家TIR车辆检测机构。
“以中俄快线单车发运量为例,基本上一辆车装载货物21吨。单从货量看,TIR在青岛物流运输体系中占比不大。但作为‘第四物流通道’,国际道路运输可以为跨境电商货物往来提供更方便灵活的物流方案,提升了青岛跨境物流综合承载能力,将为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和贸易往来提供新的动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TIR国际公路运输将与航空、中欧班列等实现有效互补和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国际物流运输方式多样化发展,对青岛延伸“班列 TIR”服务链条、打造多位一体运输格局、畅通国际陆路物流大通道、做强枢纽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
前不久,青岛荣获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这为青岛拓展国际物流大通道带来新契机。今年,在引导培育运输企业拓展国际道路运输业务规模的基础上,青岛将做优做强TIR“中俄快线”、中吉乌新路径,探索开通中蒙、中巴等新通道,持续提升跨国贸易物流服务水平,促进TIR国际公路运输与园区业务深度融合,更好支撑服务上合示范区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来源:青岛日报)
到:
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