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空运官网 > 空运价格 > 正文

航天环宇:加大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成为领先的航空航天产品重点供应商

发布日期:2023/6/10 8:24:42 浏览:268

来源时间为:2023-05-24

欢迎大家参加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网上路演活动。在此,我谨代表公司董事会、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对大家的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

航天环宇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和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研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行业内深耕细作,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参与了载人航天、北斗工程、探月工程、高分遥感、互联网卫星以及大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配套,实现了在多个细分领域的自主可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公司与行业内主要客户之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未来业务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巩固和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优势地位,促使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公司价值,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各位朋友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投资价值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我们也会本着诚信、负责的态度,就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和交流。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徐行刚先生致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投资者朋友:

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网上路演活动。我谨代表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所有参与航天环宇网上路演的嘉宾、投资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航天环宇依托多年参与国家重大工程以及航空航天产品积累的设计开发和制造经验能力,并结合自身打造的产品链优势,长期服务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尤其是近5年来,公司承担了多项科研及产业化项目,包括省级及以上科技及产业化计划项目10项,其中,湖南省“5个100工程”重大项目3项;此外,公司还为载人航天与探月、高分、北斗、大飞机等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十三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项目提供配套产品支持。

作为航天环宇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财信证券一路见证了航天环宇的快速发展,相信这样一家运作规范、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企业,值得广大投资者持续关注。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履行保荐职责和持续督导义务,勤勉尽职,持续陪伴航天环宇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相信航天环宇能够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给广大投资者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以优良业绩回报股东、回报社会、回报投资者。

最后,预祝航天环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路演圆满成功!再次感谢各位投资者对航天环宇的关注!谢谢大家!

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詹枞生先生致结束词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

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网上路演活动已临近尾声。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公司的经营管理、业务规划和战略发展。通过本次与大家的沟通,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家公众企业的使命、责任和压力。未来,航天环宇将以上市公司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让航天环宇成为一家值得大家信赖,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

网上路演即将结束,我们真诚地希望在航天环宇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赖。同时,公司也会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大家的互动和沟通,让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和信任我们,与投资者共同航天环宇成长的硕果!

最后,再次感谢广大投资者对航天环宇的信任与支持!祝各位投资者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经营篇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情况如何?

李完小:公司主营业务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和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四大板块的研发和制造,主要为航空航天领域科研院所和相关单位的科研生产任务提供技术方案解决和产品制造的配套服务,具有高度定制化特点。

问: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基本情况如何?

李完小:截至最新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成都环宇、湖南飞宇、长沙航宇、自贡环宇4家控股子公司,无参股公司。

问:公司取得的科技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具体情况如何?

李完小:依托多年参与国家重大工程以及军工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经验积累,公司已掌握多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目前,公司拥有的11项主要核心技术均运用于主要产品,并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升级。截至最新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累计取得已授权专利58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

航空航天行业及相关制造业具有较强的战略性、敏感性和特殊性,长期受到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制造企业打破国外封锁、实现国产化发展的主要技术途径。公司将掌握的核心技术应用于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等的研发生产,为卫星、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运载火箭、地面站、飞机、无人机等航空航天产品提供配套,体现了公司核心技术应用与细分产业的高度融合,有力推动了我国航空航天细分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进程及产业化发展。

问:公司拥有多少商标?

詹枞生:截至最新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的商标共4项。

问:公司的经营成果变化情况如何?

詹枞生:报告期内(2020年、2021年、2022年,下同),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呈增长态势,盈利能力较强,营业收入分别为26555.07万元、30591.31万元和40141.6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333.90万元、7905.54万元和11443.68万元。

当前,航空航天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政策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为行业发展建立了优良的政策环境;技术方面,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航空航天产业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需求迫在眉睫,迫切需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市场方面,我国卫星、深空探测器、卫星通信等航天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同时军机的升级换代、国产大飞机项目的持续推进为航空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航空航天行业各项利好因素叠加为公司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促使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问:公司综合毛利率是多少?

詹枞生: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9.92%、63.28%和59.91%,综合毛利率变动主要是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动导致。

问:公司研发费用是多少?

詹枞生: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064.96万元、4214.31万元和4515.3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1.54%、13.78%和11.25%,金额较大,占比较高。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历来十分重视产品和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工作,将航空航天配套供应产品的研发及技术升级作为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不断加大技术开发与研究的投入力度,使得研发费用随之增加。

发展篇

问:公司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李完小:公司针对国家对航空航天发展(000547)的需求、高端产品自主可控的方针,立足自身多年来的积淀,瞄准国内航空航天市场,将企业打造成国内领先的航空航天产品重点供应商。未来,公司各业务板块的战略规划具体如下:

1)宇航产品。公司立足自身优势,重点建设航天微波通信、星载结构机构、惯性器件、太阳翼等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测试和环境试验等综合研制能力,形成智能化、批量化、极具竞争力的综合研制优势,满足以载人航天、高通量卫星、军用卫星以及低轨互联网卫星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工程(603698)配套需求,成为卓越的高端宇航产品制造专家。

2)航空航天工艺装备。重点发展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等航空航天工艺装备产品,提供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一体化工装、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生产线,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国内领先的、国际知名的全寿命周期高端工艺装备及整体方案解决提供商。

3)航空产品。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自主创新,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加大规模化批量化生产能力,为航空及相关领域的高精度、轻量化、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先进复合材料零部件以及金属零部件产品的设计、制造与装配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公司瞄准国防装备建设、低轨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等市场机遇,以“天伺馈”分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为核心,立足自主开发,依托较为齐全的产业链条,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着力打造规模化产业能力,实现技术、质量、成本的综合能力提升,努力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卫星通信产品、地面测控产品及特种测试设备供应商。

问:公司的经营目标是什么?

李完小:公司将充分利用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契机,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巩固和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优势地位,促使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公司价值,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

问: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李完小:公司的竞争优势有:1)技术优势;2)团队及人才优势;3)质量控制优势;4)快速响应优势;5)资质认证优势;6)客户资源优势。

行业篇

问:公司处于哪个行业?

徐行刚: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问:请介绍公司的行业主管部门。

徐行刚:公司主营的航空类产品中,民用航空产品的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民航局,军用航空产品的主管部门是国防科工局、装备发展部和国家保密局。公司主营的航天类产品中,民用航天产品的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军用航天产品的主管部门是国防科工局、装备发展部和国家保密局。

问:航空航天工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

詹枞生:航空航天工装行业未来将朝着柔性化、智能化、可循环、标准化四个方向发展。柔性化方面,工艺装备自身将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用于不同产品的装配,同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给工艺装备留出柔性发展的空间。智能化方面,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工艺装备都会逐步加上自动化元素。工装的自主移动、产品的调姿和测量都在逐步自动化,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即时信息和需求,都会被采集后进行处理再反馈给制造单元。可循环方面,航空航天工装再制造是一个统筹考虑工艺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工程,是利用原有工艺装备零部件并采用再制造成型技术(例如激光粉末熔覆层工艺方法),使零部件恢复尺寸、形状和性能,形成再制造的产品。航空航天工装的再制造避免了高价值工艺装备的报废,实现了报废工装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减小了对于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1] [2]  下一页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价格
最新空运价格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