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4-24
进入2021年,民航业显现出明显的复苏信号。随着3月运营数据的披露、去年全年业绩的公布,各大航司和机场得以总结过去艰难的一年,同时在回暖的春天中展望未来民航业发展机遇。
作为长期深耕上市公司及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财经媒体,自2021年1月起,每日经济新闻每月持续发布《中国民航业数据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民航数据洞察)。报告深度挖掘中国主流航司机场运营数据、监管机构权威数据、第三方机构监控数据及资本市场交易数据,涵盖客运、货运、运力、资本及产业链等多维度内容,试图长期追踪和清晰洞察中国民航业发展趋势,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公众。
在行业出现明显回暖态势之时,2021年3月民航企业表现如何?哪家航司客运恢复最快?谁的运营效率最高?市值排名发生了哪些变化?哪家公司去年逆势盈利?谁又是“亏损王”?且看3月《中国民航业数据洞察报告》。
客运表现:全民航客运量恢复至疫情前九成
民航局数据显示,3月全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4782万人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9.4%,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六大上市航司3月载客人数均大增。其中,南航一马当先,总载客人数为1120.4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98.41%;而论及增速,则数东方航空,东方航空的载客人数同比增长280.36%,这意味着3月载客人数是去年同期的约4倍,显现出疫情过后强大的恢复能力。
在国际航班“五个一”政策下,国内旅客仍是航司旅客的主要构成部分。总载客人数最多的南方航空,其国内旅客数也排名第一,为1112.61万人次。东方航空的国内旅客增长率最高,为304.69%。
而在国际旅客方面,南方航空最多,为6.15万人次;海南航空最少,为0.47万人次;春秋航空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滑了91.91%。值得一提的是,南方航空的国际旅客,相当于其他五个上市航司的国际旅客之和。
航班数读:“上海虹桥-深圳宝安”班次最热
据飞友科技数据,3月国内航司实际执飞航班量约39万架次,同比提升139.24%,环比提升67.74%。
其中,内地航班的日均航班量为12451班次,约为2020年同期水平的2.5倍,全面恢复至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水平;国际航班量较2020年同期增长62.85%,整体处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约7.39%的水平。
3月内地航线航班量以及对比过去两年的增长率
数据来源:飞友科技
分航司来看,飞友科技数据显示,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到港航班量均超6万架次,相较于2月增长近1倍。
航班管家数据则显示,3月,“上海虹桥-深圳宝安”为全国航班量最高的航线,航班量为2579架次,其次是“北京首都-上海虹桥”、“广州白云-上海虹桥”,航班量分别为2431架次、2281架次。
运营效率分析:三航司客座率超八成
在客座率上,飞友科技数据显示,3月内地航线日均客座率达到73.2%,较2月平均值高出11.84个百分点,最高单日客座率突破79%。分航司来看,春秋航空客座率最高,为86.89%;中国国航客座率最低,为72.4%。
值得一提的是,载客人数规模较小的航司,客座率明显高于大规模航司。在六大上市航司中,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的载客人数总和不敌一个东方航空,但这三家航司的客座率均超过80%,而三大航的客座率却均未超过75%。
在飞机利用效率上,航班管家数据显示,3月中国民航整体执飞率为83%,环比2月份增加27个百分点。3月国内客运民航宽体机平均飞机利用率为5.9小时/天,窄体机平均飞机利用率为7.2小时/天。
在准点率上,飞友科技数据显示,国内航司平均到港准点率为80.17%,同比下降14.89个百分点。山东航空以85.70%的到港准点率排在首位,到港航班量也同比提升最多,为214.34%。
运力动态:三航司相继引进新飞机
3月,三大航的机队规模均发生了变化,合计引进10架飞机,退出2架飞机。
其中,南方航空引进4架飞机(包括2架A321NEO、1架A320NE0和1架ARJ21飞机),退租1架EMb190飞机;东方航空引进3架A320NEO飞机,退出1架A320飞机;中国国航引进3架A320NEO飞机。
南方航空以最大的机队规模(870架),投放了最多的运力,可用座位公里为23093.5百万。而海南航空的运力投放虽然仅为南方航空的三分之一左右(可用座位公里为8339.95百万),但其增长速度最快,较去年同期增长164.30%。
飞友科技数据显示,3月全球航司投放座位数TOp20榜单中,中国9家航司上榜,占比45%,分别为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四川航空、深圳航空、厦门航空、海南航空、山东航空和春秋航空;其中南方航空位列榜单第三名。
货运表现:南航领先,海航增长最快
民航局数据显示,3月全民航的货邮运输量为65.5万吨,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长3.7%。
分航司来看,南方航空实现12.8万吨的货邮载运量,且货邮载运率也最高,为50.09%,相当于投放的货运运力中有一半得到了有效利用。
海南航空的货运量虽然不高,但其增速最大,同比增长139.65%,同时也是货邮载运率唯一一个正向增长的航司,增长8.51个百分点。
春秋航空的货邮载运率下滑最多,减少68.89个百分点。
机场吞吐量:白云机场再夺冠,浦东机场增长最快
3月全国5大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形成明显梯队,分别为超500万人次1家,400万人次~500万人次2家,300万人次~400万人次2家。
2021年3月全国五大机场的运营表现中,广州白云机场再次夺冠,以507.16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位居首位。往年吞吐量常居第四的成都双流机场,以456.07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位列五大机场第二;深圳宝安机场紧随其后。
而以往的全国前两大机场——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表现欠佳,旅客吞吐量均未超过400万人次,其中上海浦东机场位列五大机场之末。
从旅客吞吐量的增长率来看,今年3月五大机场吞吐量月度同比上升均很快,同比增长均超过13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五大机场中排名末尾,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均超过两倍。
从货运表现来看,上海浦东机场尽管旅客吞吐量最低,但货邮吞吐量表现亮眼,运量(38.04万吨)名列第一。旅客吞吐量倒数第二的北京首都机场货运吞吐量同比增长最高,为46.2%。
飞机起降架次基本与旅客吞吐量成正比,吞吐量最大的广州白云机场以3.98万架次夺得五大机场第一。成都双流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的起降架次紧随其后。
据飞友科技数据,3月中国内地运输机场完成飞机起降约82万架次,环比提升69%,日均量接近疫情之前2019年同期水平。
市值变动:上海机场跌幅最大,国航反超夺冠
中国国内机场航运板块在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共有12家,其中航司有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海航控股、华夏航空,机场有北京首都机场股份、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厦门空港。
3月份,大部分机场航运上市公司市值普遍上涨。
从3月的第一个交易日(3月1日)到最后一个交易日(3月31日),上述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从逾5800亿元上涨至逾6400亿元,合计增长600多亿元。
在板块呈现普涨的情况下,千亿“大白马股“上海机场却逆势大跌,3月市值跌幅超60亿元,同比下跌5.36%。此外,春秋航空、白云机场、北京首都机场股份的市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在3月市值上涨的航空股中,东方航空市值上涨幅度最大,涨幅达到29.78%。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航的市值从1072.04亿元上涨至1314.50亿元,涨22.62%,超越上海机场成为A股机场航运板块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