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航空企业订制人才,镇江这样做!
产教融合作为培养产业人才的重要一环,成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先后推荐了5批16家企业入选了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坐落于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的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专注于航空职业教育,探索产教融合新路的“先行者”。
在波音737-300实训飞机前,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飞机维修工程学院的教员正在为学生讲解绕机检查的相关内容。这批学生来自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他们在这里进行着为期三个月的实训。
从《飞机结构与系统》、《发动机原理》等理论课程,到《飞机维护技术基础》、《飞机航电系统维护》等实训课程……细到航空紧固件中的铆钉、螺栓如何拆装?怎样掌握力矩值确定以及正确使用力矩扳手?教员们都会手把手教,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训水平和实操能力。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机务班学生庄挺说,这里的教员把一线工作中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庄挺口中的教员就是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飞机维修工程学院的双师型教员孙昊,他有着十多年在国外大型维修厂从事飞机定检维修的工作经历,孙昊告诉记者,强化学生在航线维修工作中所必备的技能以及具备面对问题的应变能力,就是他们教学的初心。
航空产业高风险、高投入、高标准的特点,使得产教融合中职业院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在航空职业教育中尤为突出。航企介入少、职业院校很难高标准建设实训载体……多数毕业生在正式上岗前仍需航企进行二次培训。但是在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由机务维修、航空服务、无人机应用、机场管理等七大高标准实训平台构建起的航空教育核心区可谓是“与企业孪生的学习场域”,实训设备与产教融合核心企业同型号、同规格、同布局,全真的实训场景为学生创造了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
硬件过硬,软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目前不仅已获得民航局CCAR-147部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证、民航局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等众多专项资质,还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发了空中乘务和民用航空器航线维修2张民航领域首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江苏省唯一一家拥有两项“1+X”证书的民营企业,在全国240多所试点院校实施。企业以此作为产教融合工作的重要抓手,依托航空企业资源,为参训航企在职员工和学生提供高质量“岗证”融通课程。
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尹涓表示,立足镇江,他们已经与江苏航院、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镇江技师学院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了校企合作育人,产教双向支撑、共赢发展的良好生态。放眼全国,将积极推动以产业学院为主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做到产教深融实合。
记者:张静钱磊
责编:陈寅